2022年你應該知道的消費者行為統計【新數據】
已發表: 2022-03-21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的方式在短短幾個月內發生了巨大變化。 例如,大流行使一些買家更多地轉向網上。
近年來,還推動了品牌更透明和可持續的做法。 但還有什麼? 嗯,這就是我們在這裡介紹的內容。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一些有關 2022 年您應該了解的消費者行為的有趣統計數據,以及這對您的營銷策略意味著什麼。
1. 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更多。
根據 2022 年 GWI Commerce 報告,大部分家庭或雜貨店在網上購物的美國人數量增加了 36%。
根據 Jungle Scout 的報告,在 2021 年假期期間,46% 的消費者只在網上購物。
為什麼? 主要原因是價格較低、運輸成本低和方便。
早在 2020 年,NRF 的 2020 年冬季消費者觀點報告稱,與五年前相比,83% 的購物者表示購物時的便利性更為重要。 那是在大流行之前,所以這個百分比可能已經增加了。
圖片來源
這種轉變迫使一些實體店考慮如何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無論是推出自己的在線商店還是與第三方平台合作。
對強大的在線形像也有更大的需求。 雖然這一直被推薦給品牌,但如今,這對於他們的長期增長至關重要。
2. 評論和用戶生成的內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影響力。
今天,似乎每個人都在談論影響者營銷。
當我們在 2021 年對 1,000 多名全球營銷人員進行調查時,61% 的 B2C 營銷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增加對網紅營銷的投資,而在 UGC 中這一比例僅為 44%。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相反的策略可能更有效。
根據 Stackla 2021 年的一份報告,UGC 的影響力是影響者內容的 8.7 倍,是品牌內容的 6.6 倍。
事實上,當談到在社交媒體上尋找禮物創意時,Jungle Scout 透露,56% 的消費者受到朋友和家人分享的帖子的影響——不僅僅是品牌內容和廣告。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這向品牌發出了一個信號,即消費者希望從其他買家那裡聽到更多信息。 考慮通過分享客戶評論和通過贈品和其他促銷策略推廣 UGC 來將其實施到您的社交策略中。
雖然它是一個很棒的品牌發現工具,但它也可以很好地在買家旅程的考慮階段吸引消費者。
3. 消費者尋求個性化。
根據 Stackla 報告,70% 的消費者表示品牌提供個性化體驗很重要——高於 2019 年的 67%。
從 2021 年開始的 HubSpot 博客研究顯示,53% 的營銷人員在他們的電子郵件營銷策略中利用了消息個性化。 在這個百分比中,72% 的人表示這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超過了用戶細分、電子郵件自動化和動態內容。
然而,除了個性化令牌之外,還有更多方法可以個性化用戶體驗——從產品推薦和使用回顧(想想 Spotify 的年度“UnWrapped”活動)到智能內容和 360 度客戶視圖。
有這麼多渠道可以接觸到受眾,營銷人員在個性化方面有很多選擇。 這只是縮小提供最佳投資回報率的範圍的問題。
4. Z世代引領社交購買。
2021 年 5 月,eMarketer 發現 Z 世代比老一代更有可能參與社交商務。

他們的報告顯示,大約 56% 的 18 至 24 歲消費者和 47.5% 的 14 至 17 歲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至少進行過一次購買。
這些數字遠高於其他幾代人,在 45 至 65 歲之間的消費者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在一年中至少在社交媒體上進行過一次購買。
Z世代主要使用哪些平台? TikTok和Instagram。
2022 年 GWI Z 世代報告發現,46% 的 Z 世代使用 TikTok 來查找有關產品和品牌的信息,而 69% 使用 Instagram。
這可能是因為 Instagram 已經慢慢過渡到擁有先進購物工具的電子商務平台,而 TikTok 則一直專注於短視頻平台。
那麼,Z 世代買家在尋找什麼? 在社交媒體上,GWI 報告發現大多數人正在尋找以下內容:
- 輕鬆有趣
- 勵志
- 信息豐富且樂於助人
根據 GWI 的報告,對於他們的購買過程,Z 世代發現和研究產品的首要方式是通過視頻博客(視頻博客)。 一旦他們進行了購買,他們就會對提供獨家內容或服務的品牌忠誠度最高。
因此,如果您的目標受眾包括 Z 世代,那麼您的社交媒體形象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5. 品牌可以從全渠道方法中受益。
在 2020 年 3 月 eMarketer 對美國成年人如何更喜歡品牌與他們進行交流的研究中,電子郵件與電視廣告一起位居榜首。 社交媒體帖子排在第三位,短信排在第二位。
圖片來源
這些數據表明,單渠道策略不足以吸引和留住消費者。
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許多不同的方向,如果您的品牌不存在,您可能很快就會被遺忘。
現在,這並不是說每個品牌都應該利用那裡的每一個渠道。 因為畢竟,並非每個渠道都會提供積極的投資回報。 我們的建議是始終利用一到三個渠道的組合,同時隨時了解您的受眾的反應。
有些渠道可能在買家旅程的特定階段運作良好,而有些渠道可能只運作一段時間。 聆聽您的數據是了解哪些渠道值得您花費時間和精力的最佳方式。
6. 購物者期待 BNPL 選項。
Buy-now-pay-later 是一種支付服務,允許客戶將購買付款分攤為免息分期付款。
根據谷歌趨勢,該話題在 2020 年年中左右開始流行,但在 2021 年 9 月達到頂峰。
2020 年,Paypal 推出了自己的分期付款計劃,在 2021 年黑色星期五期間,他們的 BNPL 交易量同比增長了近 400%。
儘管 CNBC 的一份報告發現,只有 7% 的購物者計劃在過去的假日季節使用 BNPL,但專家預計該數字在 2022 年將增加一倍或三倍。
它特別受 Z 世代的歡迎——這個人群現在才開始加入勞動力大軍。 2022 年 GWI 報告發現,亞太地區五分之一的 Z 世代購物者在上個月使用了 BNPL 服務。
營銷人員在宣傳品牌產品和/或服務時通常不會考慮付款。 然而,這些數據表明,強調這一點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它正在成為消費者更強烈的購買考慮因素。
7. 對可持續品牌的需求增加。
2019 年,《哈佛商業評論》報導稱,與未進行此類營銷的品牌相比,可持續產品在平均銷售增長方面的成功率要高出五倍。 今天,這種趨勢繼續增長。
2021 年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發現,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願意為可持續產品支付溢價。
事實上,根據 GWI 的報告,61% 的 Z 世代表示,他們為環保產品支付的費用高於非環保產品。 具體來說,在線購物者正在尋找:
- 使用天然有機材料
- 回收或可回收物品
- 部分收益用於環保事業的品牌
- 無有害化學物質
- 耐用性
許多品牌可能會提供其中一種或多種,但沒有做廣告。 然而,這可以幫助您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因為可持續性成為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購買因素。
既然您知道是什麼影響了消費者的行為,您就可以開始製定一種營銷策略來滿足您的受眾最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