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Q WordPress 主題探索全站編輯

已發表: 2020-10-06

我一直在熱切地等待我可以安裝主題並真正測試古騰堡的全站點編輯功能的那一刻。 總的來說,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每次我對其進行測試時,體驗都感覺完全崩潰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對今年 12 月在 WordPress 5.6 中看到該功能持懷疑態度。

Ari Stathopoulos 的 Q 主題是第一個看起來不錯的主題。 很難說這是時機的運氣還是這個特定主題的構建正確 - Stathopoulos 是主題團隊的團隊代表。 Gutenberg 9.1 上周放棄了網站編輯工作。

Q 是實驗性的。 早在今年 3 月,主題團隊就公開徵集實驗性、基於區塊的主題。 然而,並沒有多少人接受這個提議。 如果獲得批准,Q 將成為第一個在官方 WordPress 目錄中上線的基於塊的主題。 它仍然必須通過標準審查過程,等待未來幾週輪到它。

總體而言,全站點編輯仍然是一種令人沮喪和混亂的體驗。 我仍然懷疑它是否準備好在 WordPress 5.6 中向全世界展示,即使是 beta 形式。

然而,對於最終用戶和主題開發者來說,Q 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有趣主題。 用戶可以安裝它並通過 Gutenberg 插件開始修改站點編輯屏幕。 開發人員可以從工作主題中了解全局樣式、模板和模板部分如何組合在一起。

使用站點編輯器

網站編輯器模式下的古騰堡插件。
在站點編輯器中編輯單個帖子。

Q 主題需要啟用 Gutenberg 插件及其全站點編輯模式。 通常,目錄中的主題不允許需要插件。 但是,實驗性的 Gutenberg 主題可以繞過此指南。

Stathopoulos 指出,該主題是高度實驗性的,不應在生產站點上使用。 然而,他希望它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全站點編輯上。

他提到有幾個項目被破壞,例如類別檔案沒有顯示正確的帖子。 這是 Gutenberg 中查詢塊的當前限制。 然而,發現和識別這些類型問題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擁有一個跟上發展步伐的主題。

目前,網站編輯感覺它咬得比它能咀嚼的還多。 用戶不僅可以編輯頁面的佈局和設計,還可以直接編輯現有的帖子內容——除非你願意讓你的帖子標題切換到連字符的 slug,否則不要在家裡嘗試這個。 網站編輯是否應該處理設計和內容編輯的雙重職責? 如果是這樣,設計和內容編輯應該長期在不同的位置處理還是合併到一個功能中?

感覺很生澀。 目前它並不面向用戶。

站點編輯器的亮點是編輯器中模板部分的當前進度。 模板部分本質上是處理頁面一部分的“模塊”。 例如,典型的主題會有頁眉和頁腳模板部分。 目前,最終用戶可以插入自定義模板部分或將一個模板部分切換為另一個。 這打開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例如用戶在其網站的多個標題設計(模板部分)之間進行選擇。

在 Gutenberg 的站點編輯器中為標題選擇模板部分。
切換頁眉模板部分。

整個模板系統的缺點是它似乎與站點編輯器如此脫節,以至於很難相信普通用戶會理解發生了什麼。 模板和模板部件位於管理員的外觀菜單下。 站點編輯器是一個單獨的頂級菜單項。 如果沒有任何關於這些部分如何協同工作的現有知識,它可能會令人困惑。

模板部分從一開始就在站點編輯器中為我工作。 然而,他們一開始並沒有在前端工作。 我連續幾個小時收到“找不到模板部分”的消息。 然後,在某個時刻——無論是通過魔法還是將所有內容組合在一起的隨機保存——該功能開始輸出以前缺少的頁眉和頁腳模板部分。

窺探主題發展的未來

Q 主題的樣式規則很少,它直接加載到站點的<head>部分,而不是添加額外的樣式表。 它依賴於前端的古騰堡塊樣式,並帶有一些小的覆蓋。 大多數其他自定義樣式是通過全局樣式系統處理的,該系統從主題的experimental-theme.json配置文件中提取(將來將是theme.json )。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即當全站點編輯登陸時,主題是否必然需要大量的 CSS。

如果 WordPress 允許用戶通過塊選項和全局樣式覆蓋來配置大多數樣式,那麼主題可能只需要它們的配置文件。 之後,將歸結為註冊自定義塊樣式和模式。

如果這是我們要走向的未來,那麼任何人基本上都可以創建一個 WordPress 主題。 而且,這些部分,例如模板部分和模式,都可以在任何站點之間共享。 在那個未來,主題可能不再重要了。

去年,Mike Schinkel 提議完全棄用主題系統,並用 Web 組件取而代之。

“與其尋找一個擁有所有需要的功能的主題——我發現這總是將選擇限制為零——網站所有者可以尋找他們需要的組件和模塊,然後從這些模塊中組裝他們的網站,”他說. “他們可以選擇頁眉、頁腳、主頁英雄、一組文章卡片、定價模塊等等。”

我對全站點編輯進行的修改越多,就越感覺它最終會融入其中。 想像一個未來,最終用戶可以挑選他們想要的部分,並簡單地讓它在前端看起來正確。

想到這種可能性是令人興奮的。 我和 Schinkel 的編程背景比我們在設計方面的背景要多。 從這種分析思維方式來看,將所有內容放入整潔、可重用的盒子中是有意義的,因為重用是智能編程的基石。

但是,我擔心這樣一個具有如此多可更換部件的系統的設計狀態。 設計師是否能夠採用整體方法進行主題開發,創造出真正複雜的藝術作品? 該系統會從本質上創建一個千篇一律的網站嗎? 或者,設計師會在塊系統的約束下找到跳出框框思考的方法嗎?